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。”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主题教育,强调要自觉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,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把惠民生、暖民心、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。
一座以“幸福”为名片的城市,如何更好回答民生之问、发展之问?上周,以12345热线的新动作为契机,成都深入推进为民惠民举措持续深化,抓住民生领域的“关键小事”作为党委政府的“头等大事”,把为民造福的宗旨写在件件民生事中,写在浓浓民生情里。
上周,12345入驻成都发布。作为拥有超千万粉丝的融媒体平台,成都发布以12345热线、12345我要写信、12345信件查询、城市留言板为支撑的四项服务功能将收集更为广泛、更为及时的民情民意,第一时间听取冒着热气的急难愁盼,同时这个汇聚方方面面民意和难题的平台,也将形成一个难得的数据库,为政府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。
以12345热线为代表的问计于民的方式,被视为中国地方治理提质增效的一把“钥匙”。成都以12345热线来进一步打磨城市“服务力”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路径,在不断迭代中探索,已形成亮眼品牌。
走进12345热线接听中心,超过2000平方米的大厅里,每天近200人在岗,7×24小时在线,日均2万余通电话接入,常年与2100多万市民“保持通话”。这些年里,12345热线早已成为市民最为信赖的“总客服”,交通出行、看病就医、读书上学、购房租房,无论是政策咨询还是投诉问题,当电话拨通的那一刻,“事事有回音”的信赖感就稳了。
今年1月28日,兔年首个工作日,作为成都亲商助企服务品牌的12345亲清在线正式启动。对于一端的市民或企业而言,信心和暖心莫过于每一个声音都能够听到、每一个诉求都能得到回应、每一条建议都能得到关注。对于另一端的政府部门而言,这些“冒热气”的民情民声是倒逼部门优化决策、提升服务的加速器。
5月6日下午,成都市住建局、成都市网络理政办结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,联合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,在成都12345热线接听中心举办了物管行业“物业小区问题用心用情马上解决”主题活动。40余家物业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走进成都12345热线接听中心,现场接听群众来电、复盘投诉问题。
一份《成都12345热线平台2023年第一季度涉及物业服务相关诉求概况》摆在参会人员的面前。根据统计,今年第一季度,12345热线平台共受理群众反映的小区问题3万余件,占群众反映问题总量的3.7%。
在提前掌握这些数据和诉求之后,成都市住建局研究制定并印发了《关于建立物业小区问题用心用情马上解决长效机制的通知》。成都市住建局物管处处长张睿表示,针对12345热线平台收到不少小区问题响应及时率不高、解决率不高的案例反映,市住建局建立了物业“红黑榜”制度。其中,对小区问题响应及时率低于95%、解决率低于80%、群众满意率低于80%的企业和项目将纳入“黑榜”,实施重点监管。针对群众反映的物业小区问题,更是提出了“4小时内响应、一般问题2日内办结”的时限,实现最短时间回应、最快速度处理、最小单元化解、最低社会影响。